据道琼斯通讯社(Dow Jones Newswires)周五所见的一份文件显示,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已采取进一步措施来加强对理财产品的监管,要求银行在向公众发售理财产品之前必须先对这些产品进行登记。
收到该文件的一位本地银行业人士称,这一新规将使银监会能够获得关于高收益理财产品的更多信息,但可能也会放慢相关产品投放市场的速度。
银监会在近期发布的文件中要求商业银行在向公众发售理财产品时,要提前十个工作日在一个新设立的电子平台上登记每款理财产品的详细信息。
这一新规目前已开始实施,这将有助于提高理财产品的透明度。理财产品因为提供较高的收益率而成为传统银行存款的替代选择,但风险也更高。
监管机构一直在试图加强对理财产品的监管,尤其是在去年底华夏银行(Huaxia Bank Co.)上海分行销售的一款规模为人民币1.4亿元(合2,280万美元)的理财产品出现违约后。投资者最终收回了本金,但并未获得承诺的11% -13%的利息。
文件还显示,银监会与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China Government Securities Depository Trust & Clearing Co.)一道设立了上述登记平台。银行必须提交关于每款产品的详细信息,其中包括产品的期限以及资金将用于哪些项目。
文件称,银行必须获得电子平台发给的登记号才能正式开始发售相关产品。
当地一位不愿具名的银行业人士称,新措施将有助于提高理财产品的透明度,监管机构也能借此更好地了解市场情况,但新规会降低银行发售理财产品的效率。
文件显示,未能或推迟提交数据以及谎报信息的银行将被禁止销售理财产品。
银监会还表示,到7月底,银行还必须提供2011年1月1日之后发行的所有理财产品的类似信息。
官方数据显示,去年中国银行业发行的理财产品增至人民币7.1万亿元,而两年前的发行规模还几乎为零。由于很多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不充分且理财产品业务增长迅速,外界担心理财产品可能会对中国的金融业构成风险。
为了抑制理财产品市场的增长,银监会在3月末要求银行控制“非标准化”理财产品的规模。“非标准化”理财产品投资于未在公开市场交易的资产。
将超过80%的资金投资于这类“非标准化”资产的理财产品必须归为“非标准化”理财产品。银行投资非标准化资产的余额不得超过理财产品余额的35%或商业银行上一年总资产的4%。
中国银监会要求银行登记理财产品信息
发布人:袁园 发布日期:2024-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