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贾玲的电影火了,网上好评如潮。
我没看电影,不好说什么。
没看电影不是没钱,也不是没时间,而是谦让。但凡新电影上线,我总是对自己说,别急,让年轻人先看,他们看完了好去干活。我们没事,去抢啥位子?再说了,等上一个月两个月就可以网上看,免费看。这又不是时鲜果蔬,过了这个点就没有这个味,味道还是一样一样的。
不过哩,我看到一个评论,说贾玲同学出身贫寒,打拼很辛苦。这下好了,她的母亲李焕英帮她实现财务自由了。很为她高兴的样子。我对文艺名人贫寒不贫寒辛苦不辛苦不感兴趣。说实话,贫寒的人多了,辛苦的人更多,谁在意呢?名人怎样?不也是人么?只不过因为具有某一方面的才艺加上又抓住了某一个机会使得知道他或她的人多一些,因而赚钱多一些而已,而已!
引起我思考的是财务自由四个字。
由此展开我的唠叨。
啥叫财务自由?
百度上说:财务自由是指人无需为生活开销而努力为钱工作的状态。又说:一个人的资产产生的被动收入至少要等于或超过他的日常开支,如果进入这种状态,就可以称之为财务自由。
其实话还可以说得更直白一些,就是你躺在那儿啥都不干有饭吃。钱哪儿来呢?就是你的生息资产。一旦你握有的资产(存款也好房产也好股票也好)每个月能够带来收益,这个收益足足可以供你开销,那你财务就自由了。
仔细琢磨一下,这个定义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财务自由的本义,即无须劳动有钱生活。第二层意思是说明财务的来源。
如果只是第一层意思,那就好了。本老头就比较愉快,因为我财务自由了。
许多年了,我啥都不干有饭吃,而且吃得不错。想吃油条就吃油条,想吃包子就吃包子。想吃冰激凌和奶油巧克力?也可以,但不敢。不是没钱,而是怕糖。谁要说我没这个自由,我断不会答应。这无关面子,而有关事实。我的钱从哪儿来?退休工资呀!一个月几万毛,真够花。在这里说实话,每个月肆意消费之后,还略有结余。结余多少,不便透露,太私密了。其实我也不知道,我家领导掌握。
所以,财务自由并不高大上。只要你没啥高要求,退休工资保障了你的温饱,你就可以宣布财务自由。
如果财务自由中的“财务”来源只限定于“资产产生的被动收入”,那就不好意思,本老头没有这个自由。
我想呀,财务自由的定义可以扩展一下,但凡不担心没吃没穿,就算财务自由。这里的自由主要放在心上,而不是钱上。自由不自由,主要在心的感觉。如果你对生活根本不担心,即便你没有多少钱财,也是自由的。
按照这个概念,本老土就更加愉快。因为我一直是自由的,退休之后自由,退休之前也是自由的。因为我从不为生活犯愁。不是说我收入稳定,而是说对自己的生存能力从不置疑。我们两口子年轻的时候就探讨过生存问题,认为凭我们的技能和秉性,只要世界太平,无论到哪里都不会饿死,不会。所以,大半辈子过下来,我们操心了很多事情,但唯独没有操心钱。朋友们可能说我吹牛,事实上,这样不为钱操心的朋友有许多。
聊到这儿,对财务自由本老头提出以下几个拓展性的观点,供朋友们一笑。
第一,财务自由没有统一的标准,就看各人的欲望。本老头一日三餐有油条包子,外加几杯豆浆,就很高兴,很满足。其财务自由就可以在贫困线不远的地方,稍稍高点就可以,很容易获得。你要是吃要山珍海味,喝要茅台拉菲,行要奔驰宾利,玩则要去啥啥会所花天酒地,那财务自由就有点高度,有点难度。
第二,财务自由贵在心的自由。如果你对自己充满信心,对前程充满信心,口袋里钱多钱少就不会很在意,即便有一时的拮据也不会过于困扰你。
第三,眼睛老盯着钱,老想着要财务自由,往往很难改善财务状况,很难获得财务自由。把眼光放长远,尽心于发展,努力于事业,往往能够在实现人生社会价值的同时,顺带收获个人的财务自由。
第四,锤练过硬本领、提高自身素质,是获得心灵自由和财务自由的根本途径。
由此想到有些富人,赚了许多钱,一辈子用不完,但还是觉得不够。为啥呢?他要为他的后代做打算,要让儿子甚至孙子都财务自由。于是,老骥伏枥呀,老当益壮呀,然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谁知死了不一定能够后已,因为他的后代尽管继承了巨额的遗产,但不自由,一点也不自由。有的很快败光了家业,成为乞丐;有的虽然勉强守成,但这点身价远不能满足他的欲望,他还是为钱所困。所以呀,要让后代财务上有自由,留一大笔金钱当然很重要,但不够,还要传下正确的人生观念,培养孩子过硬的生存本领,这个才是根本。
好啦,说完啦,我在盼天明买菜去。
我想吃啥买啥,这就叫自由!那谁谁谁,据说一下赚了多少个亿,不也就是图个想买啥买啥么?如果她想买的更多,那尽管有几个亿,也不自由。